首页手机页面联系我们

陈长林:南师促使我为古琴佛曲的传承而努力

[复制链接]
查看14855 | 回复0 | 2018-3-30 13:16:0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南怀瑾先生(1918—2012)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,是于国家民族前所未有之历史大变局中,投身历史文化的救亡、清理与重建,续接文化命脉,融通古今中外,为苍生立心的继往开来者。2018年,是南怀瑾先生诞辰100周年。为纪念先生百年诞辰,凤凰网佛教特别策划纪念专题《南环瑾:为苍生立心的继往开来者》,以此缅怀南怀瑾先生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、接续中华民族文脉所做的贡献。本文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陈长林,文章由南怀瑾学术研究会、南怀瑾文教基金会提供,全文如下:
微信截图_20180330130928.png




您的支持促进我为古琴佛曲的传承而努力


——在纪念南怀瑾老师诞辰一百周年时写给他的一封信


敬爱的南怀瑾老师:


今年是您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,我除了缅怀您对佛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事业的杰出贡献外,也非常感谢您的大力支持,促进我为古琴佛曲的传承而努力。现在要向您汇报这些年来我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。


我是我国第一批的电子计算机工作者,1956年我从上海交通大学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毕业后,就一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从事电子计算机的研制。但是比1956年还早十年的1946年2月,我就开始学习古琴。不过在古琴方面,几十年来主要是演奏和研究古曲。2006年后开始思考在弘扬古琴文化中,如何推动“古琴养生”。也有中医师向我提出过“五音”和古琴的关系问题。为了解五音和五脏的联系,我和我爱人柴国墉试读了《黄帝内经》,但大部分都看不懂。2009年8月有幸拜读了您对《黄帝内经》的讲述,才有一点开悟。但对《内经》提到“五脏相音”等问题还是不清楚。很想有机会能够向您请教。


经打听知道您当时住江苏太湖。经多方努力,联系上您在太湖大学堂讲课时,做“报告”的上海某医药公司负责人李春清先生,经他帮助转达了我们(我和柴国墉)2009年10月16日给您的一封信(介绍本人情况,说希望10底或11月初去拜访您),很快“大学堂”工作人员来电话说您愿意见面,并想听我弹古琴。经李先生热情帮助,我们于11月2日抵沪,3日下午就由李先生公司派专车送我们抵达吴江市“太湖大学堂”。


您一般是晚上工作,对拜访者都是在晚饭时见面、回答问题。2009年11月3日下午6时您宴请客人及工作人员,有幸我们和您同桌。您已92岁高龄,而身体很健康,著名国学大师却又和蔼可亲。席间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,并谈及熟识台湾的古琴名家孙毓芹先生,孙先生曾跟您学过“禅”等等。晚饭后您先到另一房间讲课半小时,回到原处后,准备讲课两小时。


这时我用带去1946年就用的古琴演奏了《色空诀》(明代版本的《心经》),您和在座的听众都很感兴趣。您不但大力鼓励我弹奏、研究古琴佛曲,并立即送给我您的大作《心经修证圆通法门》一书。由于您晚上还要按时讲课,而我们也必须赶回上海,就先告别了。这次虽然和您相见时间不长,但机会非常难得,得到您指导和深切的鼓励,留下深刻印象。


刚好李先生公司将要研发的一个课题的有关技术和我的专业相近,我爱人也有多年研发课题的经验和思路,而此课题也与《黄帝内经》有关。因而和您的见面,得到您的指导,也成了李先生公司和我们合作研究的媒介。之后我们又于2011年12月再次到太湖大学堂拜访您,再次请教有关《黄帝内经》有关《五脏相音》等问题,以便用于中医“闻诊”及养生结合电子技术的研究。您当天还听了我用家乡福州的吟唱“腔韵”吟唱了一些诗词古文,您告诉我们“福州话”是宋代的“国语”(普通话),这又给我很大的鼓舞。


总之和您的两次见面,得到您的指导与鼓励,促使我对古琴的传承以及古琴与中医相结合的研究方面,得到重要的启发。2010年以来,我继续研究有关问题,写出《从琴(钟)律探讨<黄帝内经>“五音”、“二十五音”的音高》一文,发表于2012年底出版的《陈长林琴学文集》,供有关人士参考。到2016年,我已打谱(发掘研究)的古代古琴佛曲,已有《色空诀》、《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、《释谈章》、《花宫梵韵》、《那罗法曲》、《小普安咒》等。2017年4月得知要在今年纪念您诞辰一百周年,促使我加紧打谱了清代版本的《大悲咒》,并于2017年9月底在家乡福建的音乐会上演出。而且从您的指导,更使我得知福建蕴藏着许多我国传统文化,“南音”就是其中之一,因此我已初步移植了的古代南音琵琶谱的《普庵咒》为古琴独奏曲。供大家参考。也作为向您汇报的一个主要内容吧。


今天先汇报如上,我也希望再过十年,在纪念您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的时候,再向您汇报新十年来我们所做新的工作吧。


您的精神永远引导着我们前进!


崇敬您的后学陈长林敬上


2018年1月


作者简介


陈长林:1932年7月生,福建福州人,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。


古琴方面:1946年向闽派琴家陈琴趣和吴子美学琴。1951、1956年先后加入今虞琴社和北京古琴研究会,又向吴景略、张子谦、查阜西等名家学习。1958年开始打谱,到2017年已打谱有80首琴曲。曾多次出席古琴会议。例如1963、1985、2001年“全国第一、三、四届古琴打谱会”;1990年第13届亚洲艺术节“古琴名家汇香江”音乐会;1996年台北传统艺术季古琴音乐会;1999年美国的两个古琴音乐会;2016年的两场“忆往思来古琴音乐会”;2017年福建浦城古琴音乐会等。1996年出版有古琴专辑《闽江琴韵》。2012年以来出版有《陈长林琴学文集》、《陈长林古琴专辑》、《陈长林古琴谱集》、《陈长林古琴专辑》修订版和《陈长林琴学文集》增订版。曾指导音乐学院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。1982年开始电脑古琴相结合的研究。2008年文化部授予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”。


计算机方面:1956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,一直在中科院计算所从事电子计算机研究工作。曾参加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03机研制。任中国第一台自己设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119机外围设备技术负责人,该机于1964年获全国工业新产品一等奖。此后又多次担任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分课题负责人,多次获奖。1992年起获政府特殊津贴。1981-1983年在美国进行电脑研究,带过多名研究生,发表有多篇电脑方面学术论文,并取得两项发明专利。1986年升为研究员。





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用户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