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手机页面联系我们

琴派:南宋的浙派

[复制链接]
查看18734 | 回复0 | 2012-2-27 18:19:3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 浙派是宋明之际的最主要的古琴流派。它源于北宋,盛于南宋,至明初又有“徐门正传”之称,一时声名卓著,颇具影响。

       北宋时期,根据琴家演奏风格、师承与观念的不同,出现了京师、江西、两浙等不同琴派。北宋琴家成玉磵在《琴论》中指出:“京师过于刚劲,江西失于轻浮,惟两浙派质而不野,文而不史”,这段话就南北琴派的不同风格作了概括,其中特别肯定了两浙琴派在当时琴坛的影响。可见浙派在北宋已逐步处于琴界领袖的地位。公元1138年,宋高宗正式定都临安。南宋时期,杭州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,又兼有“山水之美名天下”的天然条件,大批皇室贵族、文人士大夫纷纷南渡。与此同时,各地著名琴师也相继荟萃杭州,形成了以郭沔、刘志方毛敏仲杨瓒等古琴名家为代表的南宋浙派。

       南宋浙派以杰出的琴家郭沔为代表。郭沔(约1190~1260)字楚望,浙江永嘉人。主要活动在南宋嘉泰、开禧年间(1201~1207),代表作为《潇湘水云》,还有《秋雨》、《步月》、《泛沧浪》、《飞鸣吟》作品等传世。郭沔是南宋浙派中成就最高者,而《潇湘水云》一曲则成为由宋而今延传不息的著名作品,也是近世最受欢迎的琴曲之一。

       刘志方郭楚望的入室弟子,浙江天台人。南宋琴家毛敏仲徐天民均得自他的传授,刘氏创作的琴曲有《忘机曲》、《吴江吟》等。

       杨瓒,字嗣翁,号守斋、紫霞,浙江杭州人。官至司农卿,赠少师。编有《紫霞洞谱》13卷。

       毛敏仲,名逊,浙江三衢人。初学江西谱,后从刘志方改学浙谱。南宋淳祐、宝祐年间,与徐天民同为杨瓒门客。他的一些较优秀作品,如《渔歌》、《樵歌》、《山居吟》等,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。晚年北上元都,把《禹会涂山》改名《上国观光》,准备求见元世祖,客死于馆舍。

       徐天民,名宇,号雪江、瓢翁,浙江严陵人。元代琴人金汝砺、袁桷都从他学琴。他不仅是南宋浙派的主要代表之一,也是元明时期“徐门浙操”的创始人,演奏风格自成一家,传有《徐门琴谱》10卷,今佚。现存《神奇秘谱》中的《泽畔吟》为徐天民作品。

       汪元量,字大有,号水云,自称江南倦客。南宋度宗时以善琴而出入宫廷,后又随“三宫”出入大都,“北去滞燕京”。汪元量是琴师,亦是诗人、词人,同时代人曾以“诗史”相誉,比以杜甫。

       元代浙派琴家较为著名的有宋尹文,其学琴于徐天民之子徐秋山。大德间鲁国公主闻其名召其弹完《胡笳十八拍》后,公主抚然,曰:“其音凄婉,有故妻离子之愁,何其感人之深也。”

       浙派古琴的传谱,曾受到北宋阁谱和民间野谱江西谱的影响。至南宋末,杨瓒《紫霞洞谱》,收曲468首,分13卷,是浙派古琴的一部重要谱集(已佚),它不仅受到当时琴家的重视,并对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。元代金汝砺的《霞外谱考》和明代朱权的《霞外神品》,都是从此书命名演化而来的。南宋浙派在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广的影响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音频资料:姚公白《秋宵步月》 / 龚一《泛沧浪》(琴箫) / 徐元白《潇湘水云》 / 徐元白《渔歌》 / 梅曰强《山居吟》 / 唐世璋《泽畔吟》 / 管平湖《胡笳十八拍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视频资料:唐健垣《潇湘水云》 / 吴文光《禹会涂山》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该贴已经同步到 度一学堂的微博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用户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