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手机页面联系我们

书画意境

[复制链接]
查看13964 | 回复0 | 2012-1-7 15:12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    中国传统的“文人画”,特别注重“境界”的营造。达到了一定的境界,也达到了“气韵生动”的目的。 所谓“境界”,指的是书画家通过笔墨语言所创造的一种气象、一种意境、一种格调,以及品赏者通过精神体验、主观感受而感受到的精神高度。

     “文人画”的境界,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:虚幻之境_如果是纯粹对客观世界进行描绘,那么,这种“描绘”的功能远远不及摄影、摄像便捷而逼真,书画的优越性在于能够表达人对客观世界的幽微感受。客观世界是什么?我们所看到的、听到的、闻到的,真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吗?哲学家和艺术家对此是抱着怀疑的态度。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气场,生生不息,变化无穷,一切都在变化之中。我们所能感知到的,是虚幻的事实,是人类根据已经得知的知识做出的一种判断。只有充分地意识到世界的“虚幻性”,才有可能了解世界的实体性。

      中国的书画家,特别是文人画家受“虚幻观”的影响非常大,在书画作品中或多或少有所体现。画外之境_ 与“虚幻之境”相关联的是“画外之境”。“文人画”追求的不是绘画技巧本身,而是“画外之意”。这“画外之意”,便是“文人画”含金量高于“画工画”的根本原因所在。画内之境可描,而画外之境难求,因为“画外之境”需要丰厚的学养、生活积淀及文化底蕴做基础才能达到。拙丑之境_美与丑、巧与拙,是谁界定的?是人为界定的,是人所认定的。中国文人意识到了这一点,因而,对美的质疑、对巧的质疑,对拙的追求、对丑的追求,一直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。

      老子提出“大巧若拙”,是追求拙境的理论核心。书画创作固然需要技巧,但过份强调技巧,或者说技巧的痕迹过露,反而小家之气,给人以拙劣之感。如果率意而为,不讲技巧,或者将技巧的痕迹减到最小程度,看似稚拙,却反而有一种天真质朴之美。寂寞之境_中国文人所走的道路,注定是寂寞之途。不管在朝在野,文人在心灵上往往是孤独寂寞的。所以说“自古文人多寂寞...。”艺术上的寂寞,指的是空灵悠远、静穆幽深的境界。恽南田说:“寂寞无可奈何之境,最宜入想。”他推崇倪云林的画,认为倪云林的画“真寂寞之境,再着一点便俗。”倪云林营造的是一个寂寞的艺术世界。有人评论说倪云林的寂寞之境已经到了“水不流,花不开”的境界,展现在他笔下的一个近乎不动声色的寂寞世界。寂寞到极致,让人感觉到宇宙的本原,他所要表达的,是超越世俗的理想境界。

     萧散之境_萧散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。萧散,形容举止、神情、风格等自然不拘束,得大自在,闲散舒适。也形容萧条、凄凉。如《西京杂记》:“司马相如为《上林》、《子虚》赋,意思萧散,不复与外事相关。”唐张九龄诗:“从兹果萧散,无事亦无营。”宋曾巩诗:“我亦本萧散,至此更怡然。”当作潇洒自然解。而作为美学概念的“萧散”,指的是精神上无拘无束,氛围上萧瑟清逸、散淡疏朗,超越一切秩序。以萧散著称的诗人有陶渊明、孟浩然、王维、韦应物等;以萧散著称的书法家有钟繇、褚遂良、杨凝式、宋四家等;以萧散著称的画家有倪云林、黄公望、董其昌、八大山人等。同仁们如有闲情逸致不妨察看一下他们的作品,便知一、二了。         

         荒寒之境_与萧散之境相似的还有荒寒之境。荒与萧散相似,寒则体现了一种冷逸、清寒之美。中国画多寒林图、寒松图、寒江图、多雪景、硬石、枯树、寒鸦、野鹤,主要是为了表现萧疏宁静、空灵幽远的意蕴。唐代王维、张璨善画寒林图,开创了用水墨表现寂寥荒寒境界的先河,荆浩、关仝、董源、巨然,善画野林古寺、幽人逸士,进一步开拓了荒寒的画境。李成把荒寒和平远融为一体,极大地丰富了荒寒的美感。不独山水,在梅兰竹菊等文人画常用题材中,荒寒之境也成为一种广泛的追求。这与文人的独立孤傲、旷远放逸的襟怀是相通的,与空、虚、寂、静的禅的境界是相通的。淡雅之境_云清风淡,是文人心仪的境界。魏晋士人深得淡雅之趣,宋人更是将淡雅发展为审美的主流。这与宋徽宗推崇淡雅之美大有关系,也与文人画的发展密切相关,文人画的主要美学追求是“淡而无味,含义隽永”。

     《宣和画谱》卷十二墨竹绪论云:“绘事之求形似,舍丹青朱黄铅粉则失之,是岂知画之贵乎有笔,不在夫丹青朱黄铅粉之工也。故有以淡墨挥扫,整整斜斜,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者,往往不出于画史而多出于词人墨卿之所作。”这段话很清楚地讲明了画工画和文人画的一个重要区别。

       文人画不求形似,而求“象外之意(神似)”,所以可以“淡墨挥扫”。而画工画为了形似,只能在丹青朱黄铅粉色彩上下笨功夫。简约之境_笔简意浓,笔简意长,是文人作画的重要方法。特别是宋朝的文人画家们,对简约的追求更是具有强烈的主动性。“多求简易而取清逸”,正是文人画的核心。《宣和画谱》评论关仝:“盖仝之所画,其脱略毫楮,笔愈简而气愈壮,景愈少而意愈长也。”我觉得,笔简,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。简单地说,要先做加法,后做减法;先做乘法,后做除法,能够认识、掌握繁复的东西,只不过把能省略的尽量省略,留下的寥寥数笔,足以抵得过满纸笔墨,甚至比满纸笔墨的容量更大,用我们现代话说,就是:“以少胜多”,因为有很多含义尽在不言中、尽在画外功。心灵之境_中国画从追求形似到追求神似,是一个巨大的进步。两宋开始,画家又开始由神似向追求“灵性”转变。所谓“性”,就是“肇自然之性”,画出本然之“性”。画家和自然世界的关系,不是站在世界的对岸来看待世界、欣赏世界、描绘世界,而是回到世界之中,把自己看成世界的一分子,世界万物都与自己的生命密切相关。由此而产生心灵的感悟,产生对自然界的独特体验,便是心灵的境界、生命的境界。画家所写,不是眼睛看到的景物,而是在瞬间生命体验中有所“发现”。心灵之境,是书画艺术的最高境界,是“天人合一”、“物我两忘”、“物我合一”的境界。“文人画”的境界还可列举不少,从上述数例,已经可以领略其大概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用户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