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手机页面联系我们

嵇康与《琴赋》《琴赞》

[复制链接]
查看18461 | 回复0 | 2012-2-17 14:00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 嵇康(224~263)字叔夜,是三国魏末著名的音乐家、文学家和思想家。嵇康早年家境贫寒,但自幼秉赋奇才无师自通,气质超凡脱俗谈吐高雅,被时人赞为“龙章凤姿”、“爽朗清举”,位列竹林七贤之首。

       嵇康遵循“越名教而任自然”的人生哲学,作为一位擅长论乐的音乐理论家,以文学名篇《声无哀乐论》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灼见,是中国音乐史上站出来反对儒家音乐与政治相通理论的第一人;他精于笛艺,更擅弹琴,喜欢“抱琴行吟,弋钓草野” “目送飞鸿,手挥五弦”;作为文学家,他常常“琴诗自乐”,诗文多与琴相关。

       嵇康《琴赋》序中说:“余少好音声,长而玩之。以为物有盛衰,而此无变;滋味有厌,而此不倦。可以导养神气,宣和情志。处穷独而不闷者,莫近于音声也……”“众器之中,琴德最优。”集中反映了他对琴乐的理解。《琴赋》被公认为是音乐诸赋中的千古绝唱。

嵇康的琴诗《琴赞》是这一观点的诗意展现:
惟彼雅器,载璞灵山;体具德真,清和自然。
“琴”这一雅器,具有“清和自然”的品格。魏晋风度讲求自然,对于当时崇尚清谈玄学的文人雅士们来说,琴可以充分展现其高贵气质,是与天地自然最相契合的一种乐器。
澡以春雪,澹若洞泉;温乎其仁,玉润外鲜。
诗句以春雪、洞泉和美玉,来赞美古琴丰富的表现力和圆润的音色。
昔在黄农,神物以臻;穆穆重华,记以五弦。

       是对琴悠久历史和形制的追溯。历史上有“伏羲作琴说”、“神农作琴说”、“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说”等说并存,琴的起源众说纷纭。闲邪纳正,亹亹其仙,宣和养气,介乃遐年。

       则是谈了古琴的功能。传说伏羲制作琴的目的是想让人修身养性。古人提倡用古雅纯正的琴声来禁止淫邪放纵的感情,引导人们通晓仁义,返朴归真。所谓君臣大义,父子亲情,自修身、齐家,乃至治国、平天下,都可凭借纯正的琴声获得人性的提炼和启迪。“琴者,禁也。禁止于邪,以正人心也。”嵇康的一首《琴赞》,寥寥数行,将琴——中国古乐器之王——生动地展示在人们面前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音频资料:吴景略《广陵散》 / 管平湖《广陵散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视频资料:吴文光《广陵散》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该贴已经同步到 度一学堂的微博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用户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